【www.dqwomen.com--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心中无差生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说出了不少条,问到被表扬的同学,他们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

  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了解,他们说,平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多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想不到有什么优点了。

  我想后进生在学校享受到的待遇和以上这些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很类似,与其他同学相比,因而总主观的感觉自己许多方面自叹弗如,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渐渐地优点也就没有了。老师对每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应该抱着决不放弃的念头,认为他们一定能成功。

  对于后进生,他们的确有自己的弱项,例如我刚刚送走的2010届理二班复习生,生源很差,平行班级理一班定了23个高考任务,而理二班只定了13个。班内有一些同学,在应届班时的成绩长期处于班内下游,自信心早已被打击的所剩无几。我多次找他们谈话,各种道理变着样讲,激励的话语变着样说,在他们的作业上、周记本上也写下了许多话。一个叫

  卫泽丹的学生在我找她谈话时,对我说“要您是我爸爸该多好啊”。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在2010年的高考中,卫泽丹同学增加了100多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见,后进生不能被贴上标签,老师在心中决不能认为某某同学就是差生,哪怕他们在多次考试中成绩均不理想。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为后进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将目标分解为分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它们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一强化。让他们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要让后进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人们常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怎样对待后进生,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班主任为使后进生摆脱落后,需要想到他们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生学习不行时,老师更应该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教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1968年美国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个实验: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声音、语言抚慰学生,使学生自信、自尊、自爱、自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是教师的期待效应,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呢?我认为,赏识是唤醒学生内驱力的重要发法。

  现在我班有一学生,经常自习课讲话,午晚休不能及时入睡,因他而使班级量化扣了很多分,拖了班集体的后腿,班上其他同学对他意见很大。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我没有采用简单的教育和粗暴的斥责,而是先打外围,留心观察他的举动,分析他形成这样的原因,通过找他谈心和其他同学的反映,我了解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主要是由于他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反正已经无药可救,索性放任自流。但在他写的一调考后总结中,流露出愿意为了他的父亲而学习的念头。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决定跟他进行谈话。我诚挚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只是前面走过一点曲折的路,导致别人对你另眼相待,心里也很难过。不过,从你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光。我相信凭你的才气和实力,你只要你想到的,你定能做到。”听了我的话,他脸上似乎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露出了羞涩的微笑。从那以后,该生的行为习惯日渐好转,同时我只要发现他有进步,就不适时机地对他表扬,我注意观察到每次表扬他时,他总是红着脸,低着头。由于班主任对他的赏识,这位同学找回了自信,行为规范明显好转。

  对后进生要积极地发现其优点、闪光点、长处和进步,但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需要注意的是分寸应当适度,不宜过分夸大。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让我们老师的心中真正树立起“心中无差生”的理念吧。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banzhurengongzuo/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