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小班社会教案】

  班级管理也要让生命在场

  文/史晨霞

  教师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舆论媒体等各方面的压力,而教师自己也往往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救世主,认为自己的教育是万能的,工作是无边界的,这样就把自己置于了无尽的压力之下再加上。前些年大力宣传的教师“为了学生不顾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照顾父母”等“事迹”。这一切都让广大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就有了媒体上不时的传来“教师过劳死”的噩耗。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打油诗,引起许多老师的共鸣: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每回都对,

  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

  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从中可见作为一位教师的辛苦,而班主任作为学校各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各学科和学科老师之间的协调者,家校联系的沟通者更是辛苦,压力更大。

  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深知个中滋味,学生不听话了,学生打架了,班级成绩,班级卫生,班风班训,有家长无理取闹了,学校的各项工作需要落实了,等等等等,班主任就像一个永远不能停止转圈的陀螺,我曾经开玩笑说在学校需要每天跑着做事,如果走着做就耽误很多事。面对如此多的压力,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有效应对,让班级管理有生命在场。

  一、做有信仰的教育。因为教育体制的原因,很多老师都把教育置于了浓浓的功利之下,扭曲了教育的真意。教育的目的本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的,可很多老师都把追求学业、成绩当成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容忍学生不专心听讲,我们不能容忍学生做与本学科无关的事,

  经常听到说“教师做的是个良心活”,这其实就是说的教育的信仰,老师对教育应该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教育者的人生理想应该超乎功利以上,不但要做一个有用的,能干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有健全人格的。

  只有放下功利,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坚守自己的教育绿洲,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梦想,为学生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才能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演绎一场有生命在场的经典剧目。

  二、允许学生主体多元发展。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了一列太拥挤的地铁,人人必须赶着往前走,否则便会掉队。而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更是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去驱赶着孩子们前行。于是我们的学生便成了集千万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而我们老师就成了促成这个选手最终实现这些期待的终极实施者。

  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不能违背规律乱来,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尽量顺其自然、多元发展。学生的成绩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学生的成绩不好,长成低矮的苹果树、桃树,也是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以长成歪歪扭扭的葡萄藤,也是我们的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关键是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带给他们正能量。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少了很多无意义的压力,我们老师也可以得到极大解脱。

  三、做快乐的教育。老师不是在贩卖知识,也不是在展示技能,而是在润泽生命。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会呼吸的人,而不是生冷的机器。“全美教授”彼得·基·贝德乐说:“教育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能那么近地亲眼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反思探究的实践者,在成长中寻求职业的快乐和意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教与学的快乐,让教学成为快乐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教师的崇高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碰撞,感情发生‘井喷’,感染学生,推动教学进程;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或质疑,或评论,或挑剔,或追根究底,发表个性化的独特看法,思想闪现火花,促使教学往深处开掘,往广处延伸……

  我们是在用我们的生命润泽生命,我们幸福,带给学生的就是快乐——10年,20年,30年都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的快乐。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能让生命在场,我们也才能培养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来。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xiaobanjiaoan/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