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幼儿园管理】

  班主任如何引导问题学生
  
  文/路世成
  
  何谓“问题学生”?笔者认为这是在学习、行为习惯、人格、心理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偏离或者严重偏离正常标准的一种学生群体。在学习方面,他们的共同点是: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动机不强。“问题学生”的形成是诸多原因造成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也有自身的原因。不少班级或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学生”—例如他们学习极不认真,违反学校和班级的纪律,甚至于寻衅滋事,和老师顶撞,和学生打架斗殴,严重影响了自身和班级的形象。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及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考察,“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班级的 “生态环境”和其他同学也起着影响作用。因为,“问题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如果加上教育者的漠视,后果就更为可怕,他们可能会自暴自弃,进而把教育者的冷漠转变为自身的冷漠,他们冷漠地对待班级的老师和同学,甚至于出现攻击性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班级的稳定和谐。因此,班级管理中“问题学生”的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当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相信他们也同样有很大的“可塑性”,笔者这里仅从班主任该如何引导“问题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增强学习动机的角度谈一点看法。
  
  班主任首先应当让“问题学生” 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学习可以让人生变得更“美丽”, 完全可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一是从需要的角度来阐明。二是从社会大背景这个角度来阐明。马斯洛提出过人的需要层次说,他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有是分层次的;最底层的是生理需要,最更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班主任应告诉学生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吃喝玩乐这样的低层次的需要,这样的人是可耻的。人还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学习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使我们获得更自由、更自觉、更有高尚、更有价值感和尊严感。所以,我们的学习绝不是仅仅为了考学,为了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我们也不是在被迫着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目的,而不仅是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班主任可以举一些名人热爱学习的实例来阐明这一点。另外,如今已经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人们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往那种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做法和观念早已过时了,我们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热爱学习和享受学习。只有这样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才会使我们活的更有价值和意义。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后,为了增强“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前景展望法。就是让学生展望一下学习后的收获:自己将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自我的能力,而且也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样不仅能使自己活得更好,而且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让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一幅蓝图,让它激励自己努力奋斗。这样增强的是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驱动力。
  
  (二)设置目标法。没有了目标,就像航行的船只没有了方向,只能随波逐流。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学生的目标设置可以有短期的,也要有长期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目标最好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这样才能不断感受实现目标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机。
  
  (三)榜样学习法。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我们可知,青少年有很强的模仿性,学生容易将观察到的榜样的情形复制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好的榜样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从而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推动作用。这里所说的榜样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周围的普通人,包括班主任群体和学生群体。教师应当为每个“问题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亲情感动法。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生也最容易被父母的亲情感动。当然,有些学生的确有漠视亲情的现象存在,但班主任也要引导和教育他们,使得亲情体验和感恩的情感在他们身上复苏。当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或者动力不足的时候,亲情相当于学生精神上的催化剂,使他们又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否则的话,在良心上就会内疚和不安。
  
  (五)体验成功法。如果说以上几种方法是从外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话,那么,体验成功法就是从内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说,每个人都向往成功,成功经历会给人以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会对他(她)的后继行为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使人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所以班主任应当引导“问题学生”体验成功—具体地说学生可以体验解题成功后的喜悦,可以体验成绩提高后的喜悦,可以体验自己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其他诱惑的喜悦,也可以回味以往的成功经历。班主任还应告诉学生不能把成功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应让学生明白成功的标准不是刻板的、唯一的;而是因人而异的;成功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要注意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喜悦。
  
  (六)精神升华法。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应引导“问题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人格境界的提升,达到“超我”之境。实际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发奋努力,克制自己的贪玩欲望;在遇到困难时,不屈不挠,不向困难低头;暂时忘却自己的痛苦,或者把所谓的痛苦转化为一种快乐—一种奋斗者的快乐!
  
  当然,“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要相信真诚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ziliao/1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