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幼儿园教学反思】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解读》这是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古典小说中的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小说的共同特点是说书人集体创作,文人雅士执笔整理。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解读

  《水浒传》采用章回体分卷分目,每回集中描绘一、二个主要人物或事件,用一个人引出另一个人,因人生事、因事生人,巧妙的作无痕处理,其它的人与事则“暂且按下不表”。这样便保持了人物和故事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加深了人物形象的表现范围,使人物的典型化与个性化的刻画具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章回的多寡安排取决于中心人物的重要性,如主要角色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卢俊义的描写、刻画都各占到了十个章回,而较为次要的人物所占章回则较少,如李逵五回,柴进、高俅各四回,杨志、杨雄与石秀各二回等等。这样的结构安排使作者可以用大量的笔墨充分表现中心人物,将其行为、性格、言语等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描写中心人物中,间及次要人物,如宋江故事中串出了花荣、李俊、李逵、戴宗、张顺等好汉。各回之间又善于制造悬念,结构上的逻辑衔接多在高潮处断开,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从而使章回之间贯通一起,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水平之高下,全在此处。

  《水浒传》罗列人物采用独传、合传和群传的架构形式。前七十回采用独传、合传架构形式,叙述各个英雄人物从不同地方汇聚梁山的斗争经历,人物及其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多篇章都可以单独存在。作者将其有机组合,使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彼此呼应,达到了百川归海、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从独传、合传到“群传”的过渡,开始了整体结构的叙事方式,从而使个体斗争组织化,从反贪官污吏的几次重大斗争到招安征辽、平方腊, 以至最终毁灭,完成了全篇的悲剧收尾。

  《水浒传》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大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写他们的性格。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江湖好汉,形成了豪侠、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着“不能忍”的因素,聚集着复仇的怒火。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以劫法场为例,由于石秀是在形势万分紧迫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得悉处斩卢俊义的消息的,以他的精细,当然意识到个人劫法场的危险;可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从石秀在酒楼上的焦躁,可感到他内心的激烈活动。他考虑到要在戒备森严、刀枪林立的法场上,一个人救得卢俊义,必须先压住敌人的气势,因此,未下楼时就大喊一声,接着趁敌人神志未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住卢俊义便走。在他被捕后大骂梁中书时,道出了梁山大军即将临城的形势,这才使梁中书不敢杀害他们。透过石秀果断的行动,机变的语言,又看到了他细微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在人物塑造上,有时也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个性。如武松打虎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他们各自的性格。这种对比方法,不仅表现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就是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运用得很成功。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对照。对西门庆的胡作非为,何九叔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在躲不开时,又处处给自己留下退步,这些正表现了他的世故、机变而又怯懦的性格。与何九叔相反,郓哥却处处采取了好管闲事的主动态度,这正是他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多少带有打抱不平的个性的表现。

  在人物塑造上,不仅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同时也体现着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书中的英雄人物,不仅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而且又是被高度理想化了的。作者从人民的理想出发,把他们的反抗性格和道德情操,提到很高的境界,并把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使他们具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浪漫主义的特征也表现在对人物本质特征或英雄行为的渲染和夸张上。如吴用的机智过人,李逵的赤胆忠心,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扬柳等夸张描写。因此说小说在人物塑造上非但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小说史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较好的作品。

  《水浒传》是从“说话”发展而来的,说话的语言本来就有通俗、生动、明快、色彩强烈的特点,经过作者的加工,就更加精彩了。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语言生动准确,极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二时,“鲁达大怒,扎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而用了一个“开”字,表现出其神韵。

  《水浒传》的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而且前后一贯,没有千人一面的毛病。例如,李逵就是一个话到人到、闻其声见其人的人物形象。他一出场,这个人物就以其独特的个性、鲜明独特的话语活跃在全书。他的语言举止都无不反映他野性十足、粗鲁憨直的个性特征。

  《水浒传》的叙述语言精彩传神。例如写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林冲赶到拽过高衙内就要打,但是,“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只得“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这两句人物动作的描写蕴含了多少潜台词,林冲愤怒之极但又必须强忍。充分反映了林冲的个性和当时的心情。

  《水浒传》的人物动作叙述往往和人物的语言紧密配合,做到相得益彰。例如,鲁达自野猪林救了林冲,一路护送到沧州,在与林冲分别时,取了些银子与林冲、两个差人,并警告差人:“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两个道:“再怎敢,都是太尉差遣。”接了银子,却待分手。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鲁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木二寸深痕,齐齐折了。鲁达率真、洒脱的话和他那豪强、剽悍的行动完全一致,有声有色地表现了他的神勇和潇洒。

  《水浒传》的语言具有文笔情趣,读者百读不厌。它对人物、事件的描绘活灵活现、精彩传神。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大发淫威,逼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安身立命”出自王进之口。后来鲁达、林冲、杨志都说过这个词。实际上《水浒传》一书就是写英雄没有安身立命之处。厚地高天,茫茫大宋,竟然没有英雄的安身立命之所。天下人都不过是以一己之才养一己之口,安一己之命,立一己之身。求以安身立命之处而不可得,很多人便只好铤而走险,为盗为寇。阮氏三兄弟,活得很艰苦,打鱼都打不到,所以吴用去勾引他们,让他们参与打劫生辰纲。他们一下子就答应,他们求什么?他们首先求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成套穿衣服,论秤分金银。

  还有更多的人,其实是衣食不愁的,比如王进,还有史进。王进本来有很安逸的生活和很好的社会地位,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但是被高俅威逼,只好抛开这些,于是他的身安也没有了。他只好一路往西,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经过史家村,教史进武功。半年以后就要辞别,史进想挽留他,王进是怎么说的呢?王进说:“在这儿养老,当然是十分之好,但是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连累了你。我还是一心要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处。那里镇守边廷,用人之际,足可以安身立命。”他明说是怕高俅追来,连累了史进。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尤其是大丈夫,有一身本事的英雄,怎么能就这么样收拾起雄心壮志,安心养老呢?就像一头猛虎,谁愿意潜伏爪牙在动物园里面被养着呢?他再一次提到了“安身立命”这个词,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那里镇守边廷,用人之际,足可以安身立命。大丈夫安身立命,这身得安在自己的地盘上,这命得立在自己的身手上,不能够听命于人。

  史进没有了庄园,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没法安身了。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抢夺别人的财产,杀死别人的生命,然后自己享受,这种快乐的生活是合理的吗?史进对朱武很严肃地说:“你劝我落草,你再也休提。”史进要的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快活,只有清清白白,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

  史进不知道,在浑浊的世道,一个人要清清白白的安身立命却是十分之难。108人正是因为不能够身安才上了梁山,上了梁山正因为不能够心安才下山招安,招安以后又不能够理得,最终七零八落,七死八伤。

  古典小说中的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小说的共同特点是说书人集体创作,文人雅士执笔整理。他们往往抓住一条线就穿起一串故事,然后又换一条线,在阅读时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点。比如阅读《水浒传》,篇幅很长,人物众多,学生阅读起来困难很大,我们就可以以主要人物为线索串联故事,一个人物一个人物读,把一群人的英雄传奇拆成一个一个的侠客传记。比如先读九纹龙史进,再读花和尚鲁智深,再读豹子头林冲,再读行者武松,再读青面兽杨志……这样一个一个人物读下去,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与之相关的故事,再跳跃性的看看他们最后的结局。我们可以为那些主要人物填写履历表,把他们的简历列出来(相关的故事名称),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清楚链接起来,这样就好比织了一张网,把长篇小说的人物网在一起。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ziliao/3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