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幼儿园教学反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解读》这是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探究刘姥姥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也可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去领略“中国封建百科全书”的风采!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解读

今天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创意、说目标、说过程五个方面对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行解读。
一、基于研读说教材
备课的精髓在于研读教材,下面我从作者、作品及编者三个方面来说教材:
1.说作者:曹雪芹,生活于“康乾盛世”时期,自幼聪慧好学。家族祖孙四代曾掌管江宁织造,康熙六次南巡四次设行宫于此。在曹雪芹年轻时曾享受过锦衣玉食、风流纨绔的生活。后曹家衰败,流于市井写字卖画求生。这为他写这本书奠定了基础,最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红楼梦》。
2.说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四大名著之首,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3.说编者:九年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带领学生品经典之味,赏经典之美。
二、立足现实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红楼梦》感兴趣,有读过《红楼梦》原著或看过《红楼梦》影视剧的经历,但对作品背景知识储备较少,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但缺乏对整本书的把控能力,人物形象把握还需点拨与拓展,我们可以借助本单元对古典小说的学习,带动对整本书的阅读。需要的才是最好的,通过对学生读书兴趣的撩拨,增强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读书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度更高!
三、着眼需要说创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意在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提高能力。创意点有三:
1.通过改写,让学生比较阅读,自然生成“写人要恰如其分,章法要前后照应”的文法知识。
2.通过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产生共情点,理解人物形象。
3.通过联读,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四、指引教学说目标
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结合九上六单元的整体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重难点)
3. 由文到篇,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古典小说艺术魅力。
五、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大家听说过吗?这是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风靡了网络,由此引发一股模仿热潮,这些言论被称为 “明学”。而早在二百多年前,也有一本书家喻户晓,它就是《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姥姥进大观园》,管中窥豹,来领略这本书的魅力。
(二)变化角度说故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不同人物,叙述的视角也就不同。下面我们从不同视角来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以刘姥姥的视角概括故事情节
(2)以凤姐、鸳鸯的视角概括故事情节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变化角度说情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探究人物形象作准备。
粗读便于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细读才能咂摸出文章意味。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这场笑剧是刘姥姥自告奋勇的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通过细读,让学生明白刘姥姥的不易,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唱念做打评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之下,名不见经传的刘姥姥居然能够在大观园刷到存在感,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呢?请从文中刘姥姥的言行来品评。
【知言论人】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曹先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品评人物环节我们就顺“瓜”摸“藤”,通过寻读对刘姥姥的语言描写的语句,来分析刘姥姥人物形象。对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1、跳读课文:找出对刘姥姥语言描写的词句。
2、你读我评:一个同学演读刘姥姥的语言,一个同学点评刘姥姥。
这两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跳读,提高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演读,让学生入境入情;通过点评,让学生对刘姥姥有个大体印象。
【观行知人】
品评人物,不仅要知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个环节我抓取了一个典型动作,让学生朗读、表演、交流。
1、指读课文:请一名学生朗读刘姥姥吃鸽子蛋的细节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了下来,滚在地上。
2、你读我演:请一名学生表演吃鸽子蛋的细节并谈感受。
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产生共情点。通过分享,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知其言,观其行,我们对刘姥姥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请同学们归纳:从刘姥姥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刘姥姥是一个大智若愚、圆滑机敏、精于世故的农家老妇。
这个活动既是对上面“知言论人”“观行知人”两个环节的小结,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答题技巧。
(四)比较阅读悟技法
演员演得好不好,看观众的反应就知道。刘姥姥在大观园的表演,究竟在哪一个细节嗨翻全场的呢?学生自然说出第七段。这时我就顺势插播第七段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众人的“笑”态,获取最直观的认识
(观看视频,欣赏众人的“笑”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曹公这段写的精彩,到底好在哪里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其中的妙处。
有人想挑战曹公,将这处众人的反应作了修改,大家品鉴一下,可以这样改吗?说明理由。
●林黛玉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史湘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引导学生从两人的性格、修养等方面说)
●惜春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
宝玉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引导学生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二人的地位来说)
●薛姨妈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引导学生在上文找出薛姨妈的出场的细节,明确只有薛姨妈喝了茶;还可以从主客地位、修养等方面说)
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写,让学生比较阅读,自然生成“写人要恰如其分,章法要前后照应”的认知,不留痕迹地完成了作文指导。
(五)迁移拓展话收获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鸿篇巨制,包罗万象。曹先生除了“笑”写得千姿百态,“哭”也写得各式各样。请欣赏:
品众哭相,话你收获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贾母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身份不同,哭态不同,你知道他们痛哭的原因吗?一哭一笑中,你学到了什么?对此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1.看看众人哭态如何,说说他们哭的原因。
贾母、黛玉是失去重要亲人,伤心而哭;
众人是职位、地位逼迫,不得不哭;
王熙凤是装哭,拿手帕掩饰,可见其圆滑世故。
2.对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笑”,一哭一笑中,你能从中学到了什么?
写事:先写一件事,再写不同人对相同事的反应,可以将事写丰赡。
写人:根要据其家庭教育、修养、地位、性格等多重因素,恰如其分来写。
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迁移拓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悟到“如何将事写丰赡,将人写鲜活”,不留痕迹地完成了作文指导。
(六)小结课文
《红楼梦》之所以不简单,就是能一事生百态,百态见人生。刘姥姥在红楼众多人物里是最平常的老妇人,可是读完全文却发现是伏脉千里,她在曹公笔下大放异彩。从课文到整篇,读《红楼梦》,更能见曹公的思想高邈,才气纵横,文法之妙,章法之极,人物之生动。一哭一笑,写人恰如其分; 一字一句,章法前后照应; 一人一物,却是伏脉千里。由课文管中窥豹,见识了经典恒久远,一篇永流传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的相关章节,去探究刘姥姥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也可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去领略“中国封建百科全书”的风采!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ziliao/3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