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班主任工作总结】

  如何奖励学生效果更好

  文/王俊文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至少要拥有两门技艺:一要会“讲”,二要会“奖”。关于第一个“讲”的技艺,它是十八般武艺中的“明枪”,是经常拿出来操练的,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例大家都接触了不少。而第二个“奖”却是各路好手的看家武器,大家一般仅仅是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使用,很少拿出来展示,因此很有一探究竟的必要。

  或许有人说:奖励谁不会呀?不就是课堂上“你真棒”的赞扬声,不就是脑门上那金光闪闪的五角星吗?我也会!

  是的,外在的奖励形式谁都可以效仿,而内在的奖励时机、奖励方式、机制又有多少人能准确把握呢?我们能保证自己的每一次奖励都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吗?事实上,如果我们用心审视一下自己给孩子的奖励,就会发现:有时我们的奖励没有给孩子带来相应的快乐,有时我们的奖励仅仅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没有促进其行为的积极变化,有时我们的奖励仅仅是给孩子的行为带来短期的积极影响而非长期的积极影响。

  所以,“奖”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奖”的做法呈现出来,供大家剖析、指正。

  “偷懒”也是奖励

  要做一个会“奖”的老师,首先要弄清“奖”的实质。奖励可不仅仅是“小红花”这些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来看下面的事例。

  师:同学们,请大家拿出笔准备做书本上的计算题(学生无奈地开始准备笔)。怎么?不太喜欢动笔算是不是?今天的题目看起来并不太难,那我们就不动笔算,用口头回答的方法来计算怎么样?

  生(兴奋地):好好好!

  师:常言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君子(众笑)。不过老师有一个条件,你们先得说一说计算这些类型的题目要注意什么,说对了,老师才有允许口算的奖励。

  学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把计算的法则、计算时容易疏漏的地方都说出来了,不仅把我平时叮嘱的要求都讲了一遍,还增添了不少他们自创的建议。

  师:既然大家说得这么好,那我们今天就只动口不动手了(教室里发出“耶——”的欢呼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口答这些题目——不过,大家真能算得又准又快吗?如果不是这样,那大家一起回答的声音该多难听啊。

  生:行的,我们一定行。

  生:老师,你先给一段时间我们练几遍吧,我们练好了准行。

  学生这样的要求对我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哪能不批准呢。

  练了几遍之后,学生回答的声音不仅准确,而且响亮。口算获得了成功。

  师:真棒!大家喜欢这样把笔算改成口算的奖励吗?(众:喜欢!)不过,这样做也有缺点,那就是万一有人做错了,老师就不能发现了。你们说怎么办?(生:抽查。)好,只要抽查合格,我们以后就经常进行这样的奖励。大家想不想要这样的奖励?(想!)那好,大家赶紧同桌互相练习、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做错的题目。老师马上就要抽查了。

  这就是“偷懒做题”的奖励。对于天天要拿笔写字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巴不得少写点字。把握了他们这种内在的心理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尽可能地满足这些需要,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当小老师”的奖励“奖”到用时方恨少。就我们目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奖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许多老师常常因为学生表现不佳而抓耳挠腮,你告诉他用奖励的方法去试试,他会说:“试了呀,刚开始还行,用着用着就不奏效了。”再问他怎么奖励的,他说刚开始学生表现好,奖一个五角星,再表现好奖两个五角星,再表现好奖三个、四个……

  奖励老是五角星,就会让孩子产生审美疲劳,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个了,“奖”一定要有新鲜感!这个新鲜感不是说今天五角星,明天大苹果,它们是同一层面的东西。奖励要多,是指教师的思路要开阔,要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数学老师每天都要给孩子订正作业。每天,做错题的孩子都排着长队像等候明星签名一样,订正完一个走一个。临走之前老师还要追问一句:“现在懂了吗?”“懂了。”“那好,走吧。”

  可以想象,每一个去订正的孩子都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接受老师重新检查的,心情不会太好。这原本谈不上能有什么奖励的机会,然而,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就能“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有A、B、C、D等若干名同学在排队订正,老师先给A订正完了。

  师:现在懂了吗?

  A:懂了。

  师:好,老师奖励你做小老师,授予你“初级教师”称号,你的任务是给B订正,让B说算理给你听。如果他不会说,你就要负责教会他。

  结果在A的帮助下B说对了。

  师(对B):恭喜你!你现在获得“初级教师”称号的奖励,你的任务是给C订正。让C说算理给你听。如果他不会说,你就要教会他。

  师(对A):由于你教B教得很成功,所以你获得“高级教师”称号的奖励,你的任务是听B教C,如果B教对了,你就完全成功了;如果错了,就由你指导B去教C。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拗口,但操作起来却很简便。这样A、B、C、D一个个传下去,前一个是后一个的老师。每个人大体都要经过“被别人教一教别人一指导别人教别人”的程序,一直到成功扮演完“高级教师”的角色,订正才算完全结束。

  你可别小看了这一“小老师”的奖励,孩子们可当回事了,教得比老师都要细,要求比老师都严。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没有谁会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弱者。而这种奖励,就在于让孩子们实现了由弱者到强者的微妙的心理转化,订正于是乎也成了一种享受!

  这样,一方面,原本忙忙碌碌、喋喋不休的我们就可以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这个过程还有这样的效应:(1)为了能早点做“高级教师”,孩子们必定会自觉订正,不必像原来那样老是要老师去催。(2)原本订正时孩子只是说一遍的,可能会蒙混过关。现在至少要说一遍、听两遍,这样真正掌握的可能性会更大。(3)原本的订正只能“师一生”一条线路进行,现在改成“生一生”几条线路同时进行,节省了订正的时间。

  把最好的奖励赠给“后进生”

  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拥有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拥有的越少得到的就越少。老师的奖励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优秀的学生总是能受到我们的奖励,而“后进生”呢?他们很少能得到奖励。

  其实,马太效应的根源在于老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因为优秀的学生老师看着心里舒服,于是就容易给他们奖励。而“后进生”呢?怎么看都让我们喜欢不起来,又怎么有心情给他们奖励呢?这种倾向其实是不理智的,把

  最好的奖励赠给“后进生”才是更加艺术的做法。

  班上有一个比较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小D。我决定用奖励的办法试试。

  师:昨天,老师发现小D同学终于及时交作业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呀!小D同学给老师带来了惊喜,老师也要回报他一个惊喜。我要给他最大的奖励——让他做老师的干儿子!

  做老师的干儿子!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全班孩子把目光集中到小D身上,而此刻的小D,激动得满脸通红,赶紧把头藏在了桌子底下。

  师:是的。做老师的干儿子。做老师的干儿子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在别人排队改作业的时候,小D同学不需要排队;在小D同学和大家一起举手的时候,老师会第一个喊他发言;在小D同学不懂的时候,老师会单独教他。总的来说,老师会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给他种种特殊的待遇。怎么?其他同学觉得不服气,什么时候你们能像小D这样给老师带来惊喜,老师也请你做老师的干儿子、干女儿。

  就这么一个干儿子的奖励,使得小D从此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他再也不做小动作了,他要举手第一个发言,做作业再也不拖拉了,他可以直接改作业;想问题再也不得过且过了,他会请干爸爸给他开小灶。他的干爸爸还教给他许多在学习上的锦囊妙计,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他“咬耳朵”,不让其他同学听到。而所谓的锦囊妙计说到底不过“字写好一点”等这些老掉牙的吩咐,可是小D却如获至宝,认真执行。

  就这样,有干爸爸的特殊关照,小D的学习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关于奖励,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笔者认为,在奖励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本质,灵活变通。以上举的是笔者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案例,而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变通使用奖励的方法。紧扣学生需求,奖励形式多样,利用眼前资源,凸显奖励价值,能做到这几点,奖励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2.师生兼顾,保证双赢。如上面所强调的,真正有价值的奖励既要做到充分尊重孩子,又能让学生朝着老师预设的目标努力。过于照顾孩子,可能会造成教育的低效,过于倾向教师,就容易使奖励沦落成“哄骗”。

  3.且行且思,注重长效。任何一种奖励手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可能一种奖励手段的优势恰恰也是它的劣势。所以我们在奖励过程中,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方法。其实,正如“教”是为了“不教”一样,“奖”也是为了“不奖”,“不奖”才是我们“奖”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banzhurengongzuo/1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