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中班主题教案】

中班教案《班上的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与同伴结伴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美好的情感,关注班级同伴的五官或身体特征,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进行描述,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班上的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班上的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关注班级同伴的五官或身体特征,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进行描述。
  2、乐意与同伴结伴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美好的情感。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班上的好朋友》;故事《蝉与狐狸》录音;记录表一张、五官图文;记录笔和粘纸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朋友
  引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前两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我的好朋友调查表”,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孩子们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呢?
  (鼓励孩子们勇敢、大胆、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介绍。)
  小结:刚刚你们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说家里的亲人是我的好朋友、有的说班上的伙伴是我的好朋友;还有的说动物是我的好朋友;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说的真好!
  引言:现在轮到我来介绍了,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
  2、观察集体照,说出好朋友的位置。
  师:快乐的中四班就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真多!好朋友越多越开心!
  提问:XXX是我的好朋友,请问他在第几排第几座?
  (根据集体照孩子的实际排列位置,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数数。如:XXX在第一排第3个;XXX在第三排第6个位置等。)
  小结:我们学会了在集体照上,用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数数的方法来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而且还能说出第几排第几个,你们真行!

  二、比比谁的朋友多
  (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好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乐。)
  介绍游戏的玩法:
  1、请出3位小朋友站在活动场地中央,边念儿歌边觉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就站在他的背后。(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快快站到他背后。)
  2、请出1位小朋友当裁判,数数参与比赛的这位小朋友有几个好朋友?教师做一下记录。(教师用粘纸贴在小朋友名字的后面,1张粘纸代表一位好朋友,5张粘纸就用数字“5”来表示,)
  3、最后根据汇总的数字得出比赛结果,宣布获胜的小朋友。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越多会越开心!

  三、描述好朋友
  (尝试学习激发孩子们关注他人的情感。)
  引言:我喜欢我的好朋友,我可以用几句话把好朋友的五官或者身体的摸样说出来,就像画一幅画一样。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1、听教师描述班级中的两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谁。
  (1)师:眉毛弯弯、眼睛圆圆、鼻子尖尖、笑得真甜!猜猜他是谁?(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师点击“XXX”超链接,打开照片揭晓答案。)
  (2)师:眉毛粗黑、眼睛大大、鼻子直直、笑得真帅!猜猜他是谁?(操作方法同上)
  2、请个别孩子尝试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好朋友。(3-4个,操作方法同上)。
  小结:从刚刚说说、猜猜“好朋友”的游戏里,让我知道: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好朋友,都能仔细、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好朋友,把好朋友说得脸上都乐开了花!好朋友越多会越开心!

  延伸活动:
  1、播放故事《蝉和狐狸》的录音,请孩子们安静、仔细地倾听。
  提问:我们能和故事里的狐狸交好朋友吗?为什么?
  2、请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后思考一下,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说说,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结合中班正在开展的主题《幼儿园里朋友多》预设的活动内容。在预设此次活动的时候,我考虑了很多,担心的也有很多,但事实是我的很多顾虑都是多余的。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非常有序、紧扣,而且孩子们也有很热烈的呼应,师生配合默契。我觉得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如、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从前到后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在集体照上找好朋友,最能体现形式的综合性。游戏《找朋友》中,既有活泼动听的歌曲,又有语言、情感、动作的表达,使活动达到**。孩子们充分体验了好朋友多的健康、快乐的积极情感。当有一个孩子在没人与他做朋友的情况下,我马上跑到他的后面,给这位孩子挽回了面子和自尊,使这位孩子马上喜逐颜开、春分满面、洋洋得意。我认为自己在这里做的非常果断、有效、有意义,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从活动的整体效果来分析,综合性的集体教学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在开展的时候会更有兴趣。

  活动不足:
  我在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需再精准些,不拖延时间。

  活动点评:
  1、康老师不愧为一名有着相当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能够很好的控制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且考虑周到、思路清晰,使得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围绕目标展开,紧扣主题,以幼儿为本,充分体现幼儿的自愿、自主、师生平等、其乐融融。
  2、从活动的设计来看,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兴趣及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一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来分析,能关注多领域经验的渗透、融入,使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真正体现有效、有意义的学习价值。
  3、从材料的准备来看,康老师花了很多心思,作了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活动成功的一个方面;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最能接受的活动形式,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康老师设计的游戏《找朋友》与平常孩子们玩的《找朋友》游戏有些不同,加入了自己的创想,有特色。唯一不足的是,教师在时间的控制上还要再把握的精准些。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zhongbanjiaoan/2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