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qwomen.com--幼儿园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灰雀》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灰雀》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灰雀》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26.灰 雀
课题        灰 雀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写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通过耐心、得体地交谈,巧妙地教育了男孩,被感化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着重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语言的奥妙,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列宁和灰雀的资料。(师生)
2.自学生字词。(学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列宁和灰雀的资料。(师生)
2.自学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了解列宁,揭示课题(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列宁的挂图及背景资料。
2.课件出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灰雀的样子。
3.板书课题,质疑。        1.读一读课件中列宁的资料。
2.互相交流查找的资料。
3.观察灰雀的图片,说说灰雀的样子。        1.写一写灰雀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
2.师生交流识字学词情况。
3.按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读准“宁、惹、或、城”的音,注意“或”字的笔顺。
3.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给加点字注音。
散步(   ) 或者(   )
诚实(   ) 谷粒(   )
3.查字典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①妈妈婉转地说服了我放弃这个不现实的想法。
②灰雀婉转的歌声吸引了列宁。
三、再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1.读文、质疑。
2.读文中写灰雀的句子和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4.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故事中的人物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5.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积累好词佳句(用时:5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
2.积累好词好句。
3.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1.默读课文,摘抄好词好句。
2.书写生字、词语。        6.理解词语的意思。
仰望:_________________
惹人喜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中,随文识字的效果较好,让学生读文后大胆质疑,并要求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重点        精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树上唱歌。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        1.观察后,说一说画面上的情景。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理问题,精读理解(用时:17分钟)        1.快速读课文,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知错就改的好思想。        1.通过小组交流,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从哪看出灰雀是男孩带走的?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
(3)男孩为什么抓走灰雀又放回来了?
2.组织讨论以上问题。
(1)小男孩吞吞吐吐的。
(2)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说明他知错就改,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3)小男孩也很喜欢灰雀,并且被列宁感动了。        8.选择省略号的正确作用。(填序号)
A.引文的省略
B.表示断断续续
C.列举的省略
(1)“没……我没看见。”(    )
(2)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3)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有猴子、老虎……(    )
三、再读课文,总结提升
(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
2.课件出示灰雀回来后的画面。提问:列宁、男孩和灰雀,你最想和谁说点什么?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选择说话的对象,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3.根据课文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编一编课本剧,演一演。        9.列宁、男孩和灰雀,你最想和谁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用时:8分钟)        向学生推荐图书《列宁童年的故事》。        1.学生读一读图书简介。
2.课余收集关于列宁的小故事。        10.通过学习,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质疑,学生解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理解到位。
《灰雀》教学片段
◆体会列宁对儿童的爱护(教学重点)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那么,当他知道那只丢失的灰雀是男孩捉走的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列宁没有直接问男孩。
师:我看出列宁并没有生气,从“微笑”一词可以看出来。
生:灰雀能听懂列宁的话吗?列宁为什么问灰雀?
师:问得好,灰雀是听不懂列宁说的话的,那么,列宁说给谁听的?
生:(齐答)说给男孩听的。
师:对,说给男孩听的,男孩就站在旁边,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呢?
生:文中写到“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我觉得男孩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师:说得好,这是对男孩的动作描写,能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吗?
生:“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这是对列宁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列宁很高兴。
师:列宁高兴什么呢?
生:灰雀回来了,列宁高兴,小男孩知错就改,也让列宁高兴。
师:分析得很正确,列宁高兴的是自己在引导男孩改正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
赏析: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出列宁对男孩的爱护,而是需要我们在语言文字中去细细体会。这就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神态、动作去加以分析,通过对人物的深入挖掘,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再感悟出列宁对男孩的教育和爱护。
【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列宁的善良、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
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如能安排让学生动笔写写,做到读写结合,效果可能更好。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本文来源:http://www.dqwomen.com/youeryuanziliao/32597.html